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节  (第1/2页)
    裴珏收了剑,掀帘而入。    双目相对。    他的视线落在她的身上,锐利刹那间化作了温柔,一点一点在乌黑的眸中渐渐蔓延开来。    却在此时,被兵士们上前扣住的崔轩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突然挣脱了束缚,猝然转身,袖中一支冷箭朝着车厢方向飞射而来,径直逼近姜姒的眼前。    她蓦地睁大了眼睛,还未来得及反应。    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嫣红的血顺着青年紧握箭矢的手掌落下。    滴答、滴答。    落在她曳地的裙角上,鲜艳得有些刺眼。    未曾料到再次相见会是如此一幕的姜姒愣住,眸中还未散去的欣喜倏然凝结。    望着比上回分别时身形又消瘦不少的青年,不知怎的,喉头有些滞涩。    可青年却似是对手上的伤毫不在意,反而朝她轻轻笑了笑。    乌黑深邃的眼眸中流动着细碎的星光,清隽温润的嗓音一如既往。    “再不会有下次。”    “答应过表妹的,可不能食言。”    第97章    自陇西归来的大军在次日, 于城门口得到了百姓们的夹道欢迎。    而崔轩和韦屠二人,转交由太子殿下派来的那位年轻的巡查御史负责押送上京。    身穿绯色官袍的年轻人笑得眉眼弯弯,态度端的那叫一个春风和沐, 极其友好且委婉地表示定会在殿下面前请赏。    裴珏十分淡定, 不卑不亢,从头至尾只道一句:分内之事罢了。    可对方听见这话反倒更满意了, 笑了笑, 意味深长地赞了句——天作之合。    而后翩然离去。    至于那日帮崔轩引姜姒出门的兵士为何在半途突然反水, 姜姒后来才知其中原委。    其实当初晋军在攻入陇西之时,确实遇到了许多困阻, 但绝非外界流传的那样到了伤亡惨重的地步。    之所以故意朝外边儿放出这样的消息,是因为韦屠毕竟在州军中混迹多年,暗中投靠者不计其数。    若放任这些人不管, 怕是终会引发祸患,索性借此机会引蛇出洞,看看到底是哪些魑魅魍魉藏在背后鬼鬼祟祟地做些小动作,然后一个个揪出来。    当然,将与韦屠同流合污之人照律问罪的同时, 也可予戴罪立功的机会,那兵士就是其中之一。    姜姒也是这时才明白, 为何林将军会任由那些对晋军不利的流言肆虐了, 原因是在这里。    还有让周斌为她造名一事, 竟也是出自林将军之手,这让她十分不解。    而且认真说来, 晋军此行的大捷与她并无多大的关系, 实在受之有愧。    不料裴珏听了她的话后,神色似是有些无奈, 轻叹道:“表妹有时候真是过于自谦了。”    姜姒蹙眉道:“可那些什么伤亡惨重的消息不是故意放出来的流言么?那就代表晋军定有十足的把握。”    不然的话,放出这些流言岂不是既扰乱了军心,又让百姓们平白多了不安。万一真败了,就是得不偿失了。    裴珏伸手揉开她蹙起的眉,为她解惑。    其实所谓流言,需得七分真,三分假,方能使人深信不疑。    当初晋军确实因陇西军两处夹击的弩阵而被阻拦了脚步,进退两难,队伍里也确实有人因此而负伤,但若说束手无策,便是无稽之谈了。    这些年,青州军,包括未阳城的城军,皆是身经百战多有历练之辈。    所以在面对和青州地形相差不多的陇西时,莫说是一个山谷,便是再加一道悬崖,他们也能想出办法跨越,不过是多费些工夫多费些时日罢了。    可关键就在于时间。    裴珏温声道:“若无你的图纸,大军原定计划是绕山谷而行,其中耗费人力和粮草难以预估,且战场瞬息万变,届时未必像如今这么顺利。”    他看向她,眉眼温柔,“表妹功不可没。”    姜姒被这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哦”了一声,但心中依旧尚存不解,那便是为何林将军要吩咐周斌如此行事?    只是这个疑问,怕是也只能回到青州城后才能知晓了。    大捷后不久,上京指派的未阳城新任城主姗姗来迟,彼此交接了诸多事务之后,这里的事情便算告一段落。    一行人挥别了依依不舍的冯管家,踏上了回返青州城的路。    马车上。    俯下身的姜姒“啪”地一下拍开青年阻拦的手,抬头瞪了他一眼。    “老实点儿。”    随后继续手里的动作。    战场上刀剑无眼,原本见着他行动自如的样子,姜姒便以为除了那日空手接下箭矢时留下的手伤之外,并没有其他大碍。    可直到方才马车颠簸间,她失去平衡无意撞到了青年的腰腹,发觉他的脸色有刹那苍白之时,才隐隐感觉哪里不对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