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节 告密风潮起 (第2/2页)
鱼保宗出风头了,自然有人看他不顺眼的,往北格投书,密告鱼保宗曾教徐敬业作刀车及弩,人告保宗所作兵器杀伤官军甚多! 徐敬业造反,是武则天心头之痛,沾边者死! 于是,郭齐宗领旨,出发捉拿鱼保宗! 武则天离开,殿上留下上官婉儿在整理资料,轻轻地道:“自作自受!” …… 当羽林军高呼着“奉诏捉拿反贼鱼保宗”蜂拥而来,闯进鱼家时,鱼保宗的心情,是从天堂跳下了地狱,不外如是。 他被押上菜市口断头台时,他人已经茫然,其父鱼承晔无限悲痛:“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鱼保宗死了,但魔鬼已经被释放出来,狂笑着笼罩住大唐的江山。 先是洛阳人不断地往铜匦投书,然后消息传开,太后大开言路,言者无罪,说中者有赏! 于是天南地北,各个地方的人们纷至沓来,抱着各种种样的期望和希望,往铜匦投书。 他们看到了某某某,因为向天家献上诗赋而得赏,升官发财;某某某因为谏言被采纳而提职;又有某某因为伸冤而沉冤得雪。 因为告密,邻居被捉走,受到应有的惩罚。 太后言而有信,所以大家更加踊跃投书。 “这铜匦立下,开启言路,果然不错,哀家之心甚慰!”武则天对上官婉儿说道。 “但来投书者多是两都及附近地区,而哀家广有天下,岂能不闻其它地方之事。” “所以,拟旨,天下万民,皆可向朝廷进言,无论什么身份!各地进言的百姓,旅途之上一律供以五品官礼遇,夜宿驿亭官舍,餐有七菜一羹,如果谁的密奏有益于江山大计,都可能擢升为官,如果谁的密奏有误无实,一律免于问罪。”武则天双目炯炯地道:“哀家要让天下之事都落入哀家的耳中,尽呈在哀家眼前!” “是!”上官婉儿微一凝神,立成文章。 当向告密者大开方便之门的圣旨传遍天下时,地方官员惊诧了,每个告密者以五品官待遇,那得花多少钱! 关键是,这告密的内容,真的有益国家吗? 而百姓们大受鼓舞,去神都告密,还可免费旅游,一举二得,为什么不去呢! 于是乎,各地民众如潮水般地到达神都,把投书投进了那个铜匦。 各地驿站人满为患,不胜负荷,地方官焦头烂额,怨气冲天,但又不敢得罪那些都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银子却想来告密的布衣。 如果得罪他们,他们会告密说某某某地方官压制言路! 投书过多,铜匦重做,容量翻倍。 投书多如牛毛,负责搬运的御林军再强壮也气喘如牛。 上官婉儿不得不经常加班,甚至连军情司的事务也给拉下了。 而武则天,更是身先士卒,每晚都看投书到深夜,天天厨房给她大补还是容貌消瘦。 百姓上书的内容有张三偷了他的鹅、李四骂他不要脸、还有狗p不通的诗赋,再到查无实据的告密等等。 映入上官婉儿脑海里的就是韦晞曾经说过的“白菜堆中捡珍珠。”她婉转地提醒太后注意身体,但太后却乐此不疲,说:“你们都不知道这事儿的好处呢。” 珍珠有了,那么谁来操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