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七六节 为万世开太平  (第2/2页)
途光明,等于关外的小朝廷,是以官吏们都很努力。    太平公主也野心勃勃,太平府所置官吏按的是她祖父李世民的“天策府”来配备,其志已是不小。    在韦晞引导、帮助下,来源于其母的血缘发挥,太平公主,已非一个满足于富贵的小公主,她已经沉浸于权力中不可自拨,如乳虎初啸,预备着攫取更多的权力。    ……    有权利就有责任,太平公主管辖关外军政,她兴致勃勃地工作。    行政上不成问题,按照韦晞的既定方针行事,不会出什么差错。    一、汉化:对待胡人是彻底融合,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关键是做到公平、公正与公道,一视同仁。    正统的汉人对胡人有种优越感,看不起他们。    太平公主骨子里同样是如此,要在神都,她是斜眼看胡人,不屑一顾。    但她知道这是关外,她老公靠了三十万胡人的归顺让他如曹操得三十万的青州兵从而奠定了霸业,不可失掉胡人之心。    因此她努力收敛她的坏脾气,让胡人、汉人成为了她的左右手。    她宽厚仁慈,给胡人送去种子与药材,派出了医疗队。    她教化胡人,关怀他们,渐渐地,她的名声在胡人中间流传,都说成她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下凡!    最初时,她接触过胡人,回家后仔仔细细地擦过手臂。    但后来,她已经毫不嫌弃地在胡人帐篷的毡子上坐下,不管那上面肮脏不肮脏。    汉化极有好处,化敌为我用,迅速增强我方实力。    二、人口:    鼓励生育,增长人口;    不让任何人冻饿而死;    每个人都是有用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因此关外地方官员对于民生的考核更重,要是有子民冻饿而死,那地方官员就得咎。    医院、托儿所、幼稚园成立,使得人口增长率提升,夭折率下降。    而这样的福利,胡汉共有!    三、发展经济:    穿越者没有不搞经济的,韦晞也不例外。    耕种田地、养殖牲畜,比起内地而言,关外更讲究“科学”两字。    例如耕种田地就有选种育种、积肥施肥、更好的农具、防治病虫害等。    古人迷信,尊崇“蝗虫”,认为触之不吉。    韦晞系统对于蝗虫的态度从来都是“灭杀”,别无二话!    养殖牲畜讲究育种、防治传染病、牧草的种植、牲畜产品的加工方法等。比如在接生小牛犊时,接生者宜用肥皂洗手,以避免传播疫病给小牛,不得外人接触牲畜;加工时牛肉做成牛肉干、奶做成奶酪可长久保存,如此增加收入;还有注意生态平衡,草场长存。    过往牧民有大把牲畜,却无法卖出去,就算能够卖出去,那些草原商队很黑心,现在就不同了,活牲畜卖得出去,多余的牲畜也可以进行加工。    再有利用当地资源,比方说吐鲁番种起了葡萄,这是好东西,葡萄干可以吃,还可以酿葡萄酒。    因此西域在太平公主的引领下渐渐富裕起来。    四、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韦晞这话深入人心,太平公主奉为圭臬。    西域广大,不修路哪有出路,因此工程兵常年修路,官府雇佣的工程队经常修路,加上农闲时发动当地民众修路,修个没完没了的,西域月月年年都在改变,加上修建房子,唐人正式成为基建狂魔。    ……    行政上很忙碌,但军事才是太平府的重中之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