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零四节 急袭伊斯法罕(三)  (第1/2页)
    他安排了机灵的奴隶给自己部队带路,带他们去攻打城里的城主府、兵营、衙门和仓库要害后,只觉得千斤重担从身上卸下来。    成功绝非侥幸!    这些年来,他经常从城东门出入,带着武装卫队,与城门兵搞好关系,让他们习以为常。    他的那些奴隶兵,花了他大力气地训练,至少伙食费都多过其他奴隶的二三倍。。。如此他吃得好,非常强壮。    张良才学过练兵之法,但那时是囫囵吞枣,光说不练。    到了伊斯法罕才被迫赶鸭子上架,在城外庄院里训练奴隶,训练到他们能战和令行禁止,花费了他多少的心血!    千日练兵,用在一时,终于成功了。    ……    唐军的进城意味着伊斯法罕的陷落是三个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稳!    古代打巷战的意识很差,外敌进城里,城中守敌很少有翻盘的机会,更不用说没做动员和准备的伊斯法罕。    几乎没有发生大战事,一些地方发生抵抗,但为数甚少的大食兵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外援,失败在所难免。    城主府闭门,想负隅顽抗,结果沦为笑柄。    他们这边聚于前门,周军从后门而入,原来,前门威严,但为了做事方便,开有后门。    情报充足的好处体现无遗,周军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府里,城主只能束手就擒。    对于投降的高位者,周军不为已甚,不骂不打,还派了两个府里的奴隶服侍城主,女眷也集中一起,甚至有二个女兵带着一队男兵负责保护她们!    府里的东西,周军允许他们携带最值钱的细软,宣布他们有保留个人私产的权力。    投降的不杀,不投降的灰灰。    是周军的一个既定方针,是投降的,也不要羞辱他们,不听话的给巴掌,听话的赏糖吃。    将士们都领教过韦晞的教导:你还没有与敌人开战前,你的名声已经在他们当中流传!    看韦晞征战,固然有大量与敌人硬桥硬马的对战,也有不少不战而屈人之兵,传檄而定的情况。    他的名声非常好,虽然他杀人如麻,但是他无论对待敌我都讲规矩,并不滥杀。    乱世间能够有个大将这样的为人,是敌我双方的福气!    因此,部将们归心,敌人得他一句承诺,也就安心!    当需要城主去劝降城里的一个抵抗的兵营,他乐意效劳。    到得营前,他喊话说他是城主,他投降了,大家都降了罢,周军缴枪不杀。    而那些兵将看到城主都降了,得,牺牲给谁看?不能白死,于是也就放下了兵器。    平定了反抗者,军人们振奋无比!    伊斯法罕绝非小城,所得丰富无比。    特务张良才深耕该城五年,成了个地理鬼,城里的财富放在哪里,他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城主府、官仓、大中型商人的家里、仓库,他送上的地图上标注得一清二楚。    周军按图索骥,赶上前去封仓抄家夺产,大肆抢劫。    好些人哭了,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