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敢去证明的真相 (第2/3页)
会溃败,而一旦溃败,那他就成了彻底的反贼了。只要坚持等到援兵,他还可以说,自己是诛杀了矫诏的人。 就算有些骂名,那也还是胜利者。 所以,能承担这个任务的,只有统一战线的二皇子了,大家都不是傻瓜,知道该做什么,现在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合作就都是死了。 二皇子出了皇宫,就快速去寻找援兵了,但援兵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即便二皇子拿着三皇子的信物,也招不来多少人。 京城本来就没有多少兵马,一大部分还是赵构的人,比如说隶属杨广统辖的巡城卫,就有三千,三皇子和二皇子的人,如果真心要造反,只能在京城以外调度,这个时候,哪里调度得过来! 所以,二皇子在逃离了皇宫之后,忽然醒悟过来了。 打不赢的仗,为什么要打,现在不溜,更待何时! 他只要逃走,凭借自己的家底,完全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他的家底都不在京城,出了京城,完全可以占地为王。 当然了,这种类似叛臣的王,最后肯定会受到朝廷的围剿,但总比现在就死要好。 于是,二皇子果断丢下还在皇宫中顽抗的三皇子,溜之大吉了。 其实三皇子也不是没有想到二皇子可能会跑这一点,但是他别无选择,只能赌一赌了,可惜,他并不是天命的主角,这次,他赌输了,输掉的,就是自己的全部。 宫中的叛乱,打了一个多时辰才彻底结束,没有投降的禁军,全部都被斩杀当场,三皇子和四皇子,自然是被捉拿捆绑了。御花园中,满园的芬芳,都遮不住血腥的味道。 但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自古以来,因皇位更替而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的,并不罕见,这过程虽然是惊心动魄了一点,结局却稳了。 再有就是赵构的继位是名正言顺的,本来就是太子,还是得到了遗诏承认的,他就是正统。 楚云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赵构就要当皇帝了。 这一切结束太快了,楚云原本还设想了,自己在这场争夺帝位的风云中,当个弄潮儿,结果,他全程都在看戏,最多是借了个东风,完成了一点私人小事情。微不足道。 血拼之后,事情就简单了,就是打扫战场,然后给皇帝办理丧事,接下来,就是新皇继位。 大致会是这样一个流程,但在新皇登基之前,朝廷一定会更加紧张。毕竟新皇登基,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 很快,赵构的人手就行动起来了,杨广当夜就去调动起了巡城卫,全城戒严,并且搜寻已经逃走的二皇子。 在皇宫里面,赵公公完全听从赵构的调遣,帮忙维护内部稳定,而赵构手下的文官团队,嗯,这些是打酱油也没关系的。 暗影卫也开始听从赵构调度,在皇宫之外,严肃警惕有可能要搞事情的人。 至于楚云以及若干吃瓜群众,当然是回家去,闭门不出,能不出门,就尽量避免出门。 楚云终归是没有去调查宣德的死因到底是什么,他只闻出来了,酒的味道好像有点不对,却也不能充分的肯定。 只是细思了一番,楚云觉得自己不能去调查清楚了。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假如,楚云真的查出来了,宣德喝的那杯酒是有问题的,那么,谁会是动手脚的人呢? 其实以结果论,答案很明显。 二皇子和三皇子,摆明了都没有做好准备,不得不兴兵造反的三皇子,显然也是仓促之下,逼到绝路的无奈之举。 所以,他们不可能是做手脚的人。 宣德死了,现在谁是既得利益者? 那个人只有一个。 赵构。 当楚云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他的后背的冷汗都是一阵一阵的。 他知道,其实自己已经有了答案了,真相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不过,有时候,人还是蠢一点比较好。 楚云就当作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