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千古一帝 (第2/3页)
在鲜血与战火中,才能使人迅速成长蜕变起来。 只是那样,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使这整个世界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惨烈阵痛! 像是知道刘燚心中在所想什么一般,阴阳大帝瞥了他一眼,然后继续淡淡道“而在那不久后,遗落战境也随之轰然关闭,朕的这道残魂意识,也再度陷入到了沉睡。” “所以,你问朕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朕,也无法回答你。” 刘燚浑身一震,然后陷入到久久的沉默之中。 阴阳大帝这番话所透露出的信息简直是太惊世骇俗与庞大了,完全颠覆了历史三观,但是细想一下,这不才是对历史上秦始皇突然暴毙身亡的最好解释吗? 而正史上,对先秦时期的大多数历史记载,也全都是后世各朝史学家,凭借着一些蛛丝马迹的文献,加之自己的猜测与拟想补充来的,因此也留下了众多千年未解的漏洞谜团…… 刘燚突然想起一段秦始皇在泰山之巅,流传千古的封禅立誓,心中当即微微一凛!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事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鉴,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之前听到这句话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刘燚却从其中,冥冥之间读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话,远不是表面意思上那么简单! 刘燚目光炯炯闪烁,双手忍不住用力一握,两千多年前的那个谜一样的男人,那个时代,到底还承载了多少不为人知般的史诗传奇? 正史上,秦始皇光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为建立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便对华夏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华夏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可以说,后世的历朝历代,都是建立在秦朝的制度基石上,不断累积下来的,没有秦始皇开辟出的中央帝国皇权制度,就没有后世两千余年的华夏文明史。 哪怕是各朝各代雄才大略,目空一切的开国皇帝,都不得不认可尊崇秦始皇为千古第一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政治家! 而如今,刘燚又从阴阳大帝这里听到秦始皇另外不为人知的一面,心中那道千古一帝的轮廓身影,愈发地神秘伟岸了起来。 那究竟是怎样一道背倚青天,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的神秘男人? 刘燚目光深邃闪烁,这一刻的呼吸,隐隐有些沉重,看着前方那不断翻滚蒸腾的云海,刘燚仿佛穿过了重重时光的更迭,再度看到了那位擎天一般的伟岸身影,在向苍天睥睨怒吼着。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鉴,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 千古一帝,不负厚名! …… “朕所知道的都告诉你了,还有什么想问的吗?”阴阳大帝双手中有一团雾气蒸腾,化作水流将十指洗净,仪式感十足,屈指一弹又将一团化不开香气的茶叶投放入眼前的器皿之中。 “还有一个问题!”刘燚重重吐了一口浊气,眸光一凝沉声道。 “说!” 阴阳大帝自顾自地催动灵力燃起灵火,一字千金道。 刘燚道“各大古老炼气势力所有谋划的什么凝聚山海圣地,那是什么?怎么从未听说过?” “在山海大殿中,听那雷磁王罗明杨与李冥王之间的对话,好像那所谓的山海圣地存在时间极为悠久古老,您生前是否有接触过那山海圣地中人?对他们是否了解?” “而且听李冥王话中的意思,冥界与那山海圣地好像天生便有仇!” 岂止是有仇,简直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