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节 (第3/5页)
大难中最大的收获吧。我到通州的时候,钱家与苏家是在一起,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处境确实……确实很不好……!”说到这里,琳琅摇了摇头,道:“两家加起来,上上下下也有两百多号人,我想了一想,便让这两百多号人全都暂时来云山,除了老叔公身体不好,我接到府里疗养,七叔和苏贞说是过来照顾外,其他人我都已经安排在酒坊。” “酒坊?” “就是你进京的时候,我新建的酒坊。”琳琅眨了眨美丽的眼睛:“酒坊建造的速度很快,已经大致完工,如果不是因为这档子事,甚至已经可以让伙计们入坊,不过老叔公他们过来之后,我将其他人暂时都安置在酒坊之中。” 楚欢抱着琳琅笑道:“大东家,这两百多号人,就是两百多张嘴,每日里吃喝拉撒就是一大笔开销,也只有你这样的有钱人才能负担得起。” 琳琅两根手指在楚欢手腕子上轻轻掐了一下,白了他一眼,风情万种:“你又取笑人家。”顿了顿,才叹道:“好在咱们和盛泉如今是御酒之家,虽然为了西北的战事,听说安邑道和咱们西山道的官府都在筹措征调粮草,不过咱们和盛泉所需的粮食,却并不缺乏,云山府户部司对和盛泉十分的照顾,如今我们已经库存了不少粮食,足以支撑下面各大酒坊同时酿酒……虽然是两百张口,不过吃喝倒也不成问题,虽然吃不好,却能让他们吃饱!” 楚欢叹道:“西关七姓,哪一姓曾经不是西北的豪门望族,风光一时,他们绝不可能想到,会有一天竟是我家琳琅帮他们度过最危难的时刻。” 琳琅嫣然一笑,道:“好在西北的战事已经结束,我也得到消息,听说西梁人已经从西北撤了回去,如今西北只是一些民乱,官府正在剿匪,用不了多久,西北就会太平下来,老叔公他们现在每天都在打听着西北的境况,西北只要稍微太平一些,他们便要返回故里,东山再起。” “西北短时间内想要太平,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楚欢摇头道:“西北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民心不稳,民心得不到稳定,想要恢复太平,那只是痴人说梦。” 琳琅蹙眉道:“朝廷总会想法子的吧?难道让西北一直乱下去?”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让他们怎么安定下来?”楚欢叹道:“要安定西北,首要的就是让百姓们吃饱肚子,至少要让他们看到可以吃饱肚子的希望,可是如今东南战火正炽,朝廷缺的就是粮食,又哪里拿得出粮食往西北去安民心?” 琳琅虽然在经营生意上有一手,但是对于军政之事自然是并不了解,玩玩的柳叶眉儿蹙起,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叔公他们还回去不了?” “至少目前还有些困难。”楚欢道:“官府在剿匪,如今西北的粮食,还能让当兵的卖命剿匪,如果粮食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连当兵的都无粮可吃,你猜猜会是怎样一个后果?” 琳琅虽然不懂军政,但是终归是聪明之人,瞬间明白什么,微微色变。 “楚郎,事情真的这般严重?” “只怕比我说的还要严重。” “可是……可是朝廷为何会没有粮食,这些年,赋税不轻,而且粮食收成并不差啊。” “粮食收成确实不差,这并不代表朝廷就不缺粮。”楚欢叹道:“就算是西北,看似粮草缺乏,可是诸多世家豪族的粮库里堆满了粮食,关外尚且如此,关内那些豪族,身后自然也是储存了大批的粮食。老百姓辛苦劳作的粮食,一部分被朝廷收纳,其实大部分则是落入那些世家豪族的手中,朝廷的花销太大,国库空虚,可是那些世家豪族手中的粮食可不缺。” 琳琅明白过来。 “再说了,老叔公他们回到西北,又能如何?”楚欢道:“他们财物被洗劫一空,算得上是家破人亡,如今回去,一片废墟,又如何落脚?我看他们需要另想法子安顿了。” 琳琅道:“这倒不用急。虽然钱财损失巨大,不过他们还有土地在手中。关西七姓,每一姓都是拥有大片的耕地,只要回到西北,即使手中没有银子,只要有地契在手,他们还是可以东山再起。” “地契?”楚欢皱眉道:“琳琅,你是说他们回去之后,还想依靠地契东山再起?” “怎么了?”琳琅见楚欢神色严峻,心中一紧:“楚郎,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楚欢微一沉吟,终于道:“只怕老叔公他们拿不回自己的土地了。” 琳琅奇道:“为什么?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