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百五十、接着忽悠+让你欠我 (第1/3页)
过了几天,夏国献书大典在午门外举行,成千上万的百姓远远汇聚午门外围观,上千武德司军士出动,拦住往里挤的百姓。 李星洲站在城头,与德公并列,位列群臣之首,左右分列。 太子依旧禁足东宫,所以没有出席。 皇帝穿着正装,缓缓登上城头,城下百姓都欢呼起来。 礼部判部事孟知叶上前,说了一些歌功颂德的台面话,引来人们欢呼。 随后他高声宣布“吉时已到,奏乐,外使奉书!” 鼓乐声中,野利旺荣身着华服,手持国书上前,跪地将国书献给景国皇帝。 见此一幕,百姓欢呼,百官激动,野利旺荣口中说着“臣代君献国书,奉景国为上国宗主。” 皇帝接过国书,然后赠送夏国亲王冠冕服侍,玉玺文书,随后下圣旨,封夏国亲王。 这些程序十分冗杂漫长,整个过程民众和百官兴致很高。 李星洲自然也要努力摆出一副笑脸,这就是身不由己,他总不可能在这样普天同庆的重大场合苦着一张脸吧。 待一个时辰左右,整个仪式完成,夏国正式成为景国的附属国,不过这附属国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附属国,既不用纳贡,也不还唐隆镇。 封王大典举行完毕后,还有欢庆活动,众多民众奔走相告,书生学子贵族小姐游园赋诗,寻欢作乐,庆祝此事。野利旺荣身为使者,也得到大家的爱戴。 一片热闹声中,李星洲陪同野利旺荣下了城楼,狄至带领二十新军骑兵,备好马车,还有他的眉雪,已在下方等候,安排好野利旺荣回去,叹口气,对狄至道“去喝酒。” “王爷,属下军中还有事。”狄至拒绝。 “你除了了训练还能有什么事,别那么严肃,偶尔也要放松。” “王爷” “这是命令。” “是。” 野利旺荣没在景国久待,他还要回去向夏国亲王交代。 几天后临走时,李星洲代表皇帝去送他。他已经和皇上说好了,这事全由他来安排,连回赠的礼物也由他安排。 他亲自备下酒菜为野利旺荣饯行,临走时,赠送野利旺荣白银五百两,又拿出两对一共四支稀世之宝“琉璃水晶杯”相赠。 野利旺荣满脸喜色,惊讶得合不上嘴。 李星洲笑道“使节大人,这是皇上赠予夏国国君的礼物,不过也有条件。” “什么条件?”野利旺荣连忙问。 “希望使节进入兴庆府之后,将宝物拿出来,抬着进皇宫,供百姓观赏。”李星洲道。 野利旺荣听完十分不解,“王爷,这是为何?” “这个嘛,岂不简单,为的就是让天下人见识见识我们景国的宝物。”李星洲笑道。 “哦,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野利旺荣点点头,“我保证照办!” “好!如果办得好,让西夏百姓也赞誉我景国宝物,以后我单独给野利大人送一支。”他小声道。 野利旺荣大喜,“那多谢王爷了!” 李星洲点头,与狄至带人马将他们送出城,然后才依依不舍告别。而狄至将负责带人将他们送到渡口。 看着野利旺荣一行人消失在北方大道上的人影,李星洲心里松口气,这一步还算可以,没什么出错的地方,就目前来说效果也不错。 不过他们这一路回到夏国,哪怕可以走一段水路,沿途有各个官府给方便照顾,也需要半个月以上,这些时间足够王府做准备。 另外他希望夏国人能够上当,或者说不是上当,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他送出的水晶杯上。 但是,公众的注意力是有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退的,王府的决策必须准时,掐准野利旺荣回到夏国首都兴庆府那几天。 这件事听起来简单,办起来其实也简单,提前出发就行。 起芳、方新、魏雨白、严申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了。 渡口边,野利旺荣告辞景国送行的武官,带着随行下人和侍女登上渡口边的船,经过一阵忙碌,大家各自安顿下来。 野利旺荣来到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