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一站 (第2/3页)
畅所欲言。 他们是真的畅所欲言,对于自己的功,他们不掩盖狂傲,对于自己的过,也不遮掩瑕疵,而张骞这边早有准备,在他坐的位置后面,两个速记官正在记载着那些官员挨个的述职。 等到他们说完,这边已经记了整整三十多页了,而重头戏还在老伊利这边他统筹整个城市乃至周边村镇的建设,不过他却是遇到了一个很难以开口的情况,那就是他将周围的有些村镇给治空了。 实际上,在来的时候张骞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具体就是他见了七八个村子,但是村中并无人畜,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因为空中视角的问题,但是到了城中一打听才知道,这些村中的人都跑了。 至于他们的目的地,那当然是雍州城了,现在,在雍州城中,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一把子力气,就能挣到钱,而只要你有了钱,那就可以在这里买地买房。 各种对劳力的需求导致工价极高,这不久而久之,这些村落之户就成了城中之民了,当然这也给刘岳当初定下的人口计划有关系,要想提升人口,那就得往人多的地方凑,不然怎么找对象。 不过这一次,张骞已经带来了一些控制办法,他的目标很简单,不使土地荒芜,不使流民饥寒,所以他发布了一项诏令,让封地所有的居民携带钱财回归原籍,并且敕令老伊利进行统计,实行保甲制度,全民皆工。 老伊利跟张骞汇报了一些人口流动方面的情况之后,同时也说了另外的一个人口问题,那就是外来人口的定居问题。 一开始立城的时候,刘岳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这个雍州城就像是一个大磁铁一样对周围的一些游民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对于一些西域诸国来这里的游和商人也是展现着它迷人的魅力。 现在,大概有两千多人的外国人竟然在这里住了下来,有一部分已经生了娃,怎样安置他们也成了一个问题,毕竟这在之前可是没有先例的。 不过张骞却是让老伊利给他们发放户籍,让他们入汉籍,享受和大汉人民一样的待遇,但是同时也承担和大汉人民一样的义务。 既然想在大汉的土地上长久居住,那自然是要为大汉做贡献的,毕竟现在人手这么紧张,就连咸阳的全民都在参与国家建设。 当然,张骞也给老伊利做了一些限制,比如不能让他们参与一些高端科技的工作,这些人来到这里目的尚不明确,尽管几乎不存在技术泄密的可能,但是张骞还是觉得不能不防。 谨慎这一点他和刘岳如出一辙,同时深受刘岳器重的他也寻了一个很好的外籍人员解决方案。 当然这些基本的问题问完了之后,张骞就开始让他们陈述现在雍州城的重大工程进度了。 首先是铁路,来的时候飞得太高,这边的春季风沙又大,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这是刘岳联通南部和中部的一条大动脉,必须在三年之内完成。 对于这个问题,老伊利是做足了准备的,他立即就拿出了地图向张骞展示铁路的修筑进程,以及傍着铁路的那条硬化公路的修筑进程。 硬化公路的修筑已经快要到黄河边上了,这宽达十六米的硬化路非常标准,当然这里面还有从咸阳来的工程师的功劳。 看到这条路,张骞很是感慨,因为咸阳的新兵器已经上天了,这样宽阔的路面应该足以让它们降落了,他立刻就想起了刘岳的交代: “若是路修好了,那就在临近雍州的那端继续扩宽,在旁边开出一个机场的范围,若是没有修好,那就在雍州城靠近油湖的那边建立一个机场。” 现在已经不需要从新开辟场地了,所以张骞将扩建机场的命令发给了老伊利,让他择日开工。只要这里的机场建设完毕,那到时候刘岳的空中力量就可以直接以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