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第3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6节 (第6/6页)

连结贯通,但在主防线被突破以后,清军的预备军队仍然可以依托辅助防线,抵抗敌军的进攻。

    因此尽管二十团的士兵突破了清军的主防线,但在主防线里残余的清兵纷纷扔掉弓箭,举起刀枪,和中华军进行白刃作战,而在辅助防线的预备军队也开始支援主防线,和中华军进行战斗。有的直接举着武器,向中华军的士兵冲杀过来,帮助主防线里的清军抵抗中华军的进攻,也有少数专业的弓箭手,依然躲在防线的后面,施放箭,阻击中华军的士兵。

    这时清军的整条防线,已经被中华军突破了两个缺口,但整条防线并没有就止崩溃。尽管増援上来的二十四团也加入了战斗中,但其他各弧形防线的清军依然在顽强的阻击着中华军的进攻。

    结果在清军的防线被突破之后的一小时的时间,中华军的士兵仍然没有贯穿透清军的防线。因此在指挥部里观战的乔克裕等人的心里也慢慢的变得紧张了起来。乔克裕也下令,再调上去一个团,加入到进攻中去。

    而这时在两个被突破的缺口里,双方的士兵也混搅在一起,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白刃战。中华军的刺刀对清军的刀枪,也有一部份清军的火铳兵也使用刺刀,杀成了一团。

    但中华军毕竟是突破了清军的防线,士气高昂,而且在这样的地形里进行白刃战,也有利他们在局部地区使用火枪射击,因为每一个营里都会有一到两个排装配后填弹式的步枪,填弹射击的速度极快,完全可以在这种场合下使用,同时中华军的士兵们还可以利用手榴弹攻击,因此在近战中能移占到不少的优势。

    同时又有一个团加入战斗之后,不仅可以牵制住了防线上的其他兵力,也给突破缺口的部队增加了兵力,清军仅仅依靠防线剩余的士兵和辅助防残上的士兵,已经很难阻挡住中华军的进攻了。幸好这个时候,泗水县的守将陈锦也将其他辅助防线的预备兵力调上来増援,才算是免强守住了这两个缺口。

    不过中华军的指挥部见这两个缺口一时难以拿下,也把注意力转向清军防线的其他部份,一方面是希望从其他地方打开缺口,另一方面也是想分散守军的注意力。

    由于有了前面的经验,这几次进攻也都打得十分顺手,仍然采用集中火力,攻击一点的办法,先以火炮开路,随后又以臼炮补充,再用地面部队冲击,结果在一个小时内,又连续在清军的防线上攻破了三个缺口。而清军也在拼尽全力的防守,陈锦也将泗水县里能够派得出的兵力全部都派了上去。

    结果战斗一直进行到了天黑,清军始终免强保住了阵地没有被突破。而双方也才各自罢兵歇战,第二天的战斗也这样结束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十七章 山东战役(五)

    进攻泗水县第二天的战斗,就明显比第一天的战斗激烈得多。清军一共阵亡了一千二百余人,另有八百余人受伤,而中华军的阵亡人数也达到了一千余人,另有一千五百余人受伤。

    双方的伤亡人数都比第一天大幅増加,虽然中华军阵亡的人数要比清军略少,但受伤的人数却是清军的两倍多,好在是和第一天的情况一样,中华军的伤兵大数都是皮肉轻伤,休养几天之后,也就都能伤愈复出了。而清军设在城外的防线虽然没有被完全崩溃,但也被中华军突破了五六个缺口,也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总体来看,战局开始朝着有利于中华军的一面在发展。

    但第五军的军部成员也都承认,清军的防守水平和以前比起来,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由其是使用战壕防御战术,差不多已经有了中华军的七八成火侯。之所以最后还是不敌中华军,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战术运用上,而是武器的差距,这依然是双方无法弥补,弓箭和火枪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由其是清军使用的弓箭,大多都是十分粗糙的。假如清军的火枪装配率和中华军大体相当的话,那么这一战的难度也就大得多了。因此众人也都一致认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仍然还是要发挥中华军武器上的优势。

    于是就在第三天,已经摸透了清军弱点的第五军再度向泗水县发动了猛攻,而这一次清军的伎俩都已被中华军识破,再也无法抵挡中华军的进攻,战斗进行了不到半天的时间,清军设在城外的防线就被中华军给打穿了。等到全天的战斗结束之后,清军的城外防线已被中华军撕开了四个大缺口。而且在这一天,清军又一次付出了阵亡千余人的代价。而中华军的阵亡人员锐减到不足六百人。战斗的局面也再一次回到双方以前的轨道上来。

    第四天的战斗中,清军终于彻底放弃了城外的防线,将全部的兵力都撤回到泗水县城里面,战斗进程也已完全纳入到中华军的控制中。直到这时,第五军的军部才有了必胜的把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