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印渡印象 (第2/2页)
力,即便有些因为各自习俗或者说认知方面的不同摩擦,但最多算是小范围的冲突而没有搞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李彧烦闷的原因是印渡的制度,这里与华夏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同,这里太乱了,乱到很多人视印渡的法规与无物。 拍摄第三个问题的时候,那是剧组策划的一场大戏,需要动用的群演很多,也很危险,按照原本的计划一切都准备妥当,但依旧发生了很多的变故,这场假戏被真做了,俩群人真的打起来了。 最后还是洛芙琳给解释了,生活在贫民窟的人群因为生活的拮据与生存环境的恶劣与拥挤,很多人之间都有矛盾累积,或许以前还可以稍有克制,但李彧给了他们一个冲突的火焰,事情闹到也就顺理成章。 有人断腿、有人受伤,唯一可以值得安慰的就是没有闹出人命来。 最后甚至惊动了当地的警察部门,在李彧等人在再三保证以及宝莱坞的担保,依旧缴纳了大量的保证金之后,剧组的拍摄工作才得以继续开展。 印渡警察可不会关心贫民的安全,他们就是为了要钱,死要钱。 阿米尔说过,对于印渡的警查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表示’,千万别指望花钱获得庇护,唯一个可能只是他们不会主动给你捣乱。 这里的安保真的很成问题,印渡之乱是世人公知的事实,”强健帝国“成了印渡的另一个代名词。 在印渡,凡是行为不符合传统的,都是坏女孩,坏女孩就意味着任何男人可以和她发生关系,所以被强很合理,更确切的说他们都不认为这是强。 这其中,男性主导了一切,女性自我的意愿被完全抹煞,这些所谓的坏女孩,被标签为“可随便享用”,连她们自己都不知道。 而坏女孩的定义是什么呢?包括但不限于她们晚归;她们喝酒;她们进入男人的房间;她们有家却在外租房子,她们谈过恋爱,她们接受过前男友的经济援助。 看,多普遍,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论,在华夏至少有一下半的女孩会被归于”坏女孩“的范畴。 世人皆知这是何等的荒谬,但印渡却习以为常。 印渡黑公交轮案爆发时,印渡官员平息抗议的群众的做法是不断的强调受害人不是雏女。 看,多可笑。 而在纪录片《印渡的女儿》中,一名主犯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女人不该出门,她们走在路上,就像是一道道活动的菜肴,等待男性享用,就强来说,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采访结束前,这名罪犯还感叹了一声现在的好女孩越来越少了 如此,你便知道,不是印渡男人比其他男人更好色,更热衷强,而是文化环境的熏陶,让他们认为,强是合理的。 人们倾向于做一件合理的事情,不是很正常么?这种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甚至影响到了印渡司法的执行。 一位因为没有生出男孩被丈夫殴打的女人叙述,她去法院控诉丈夫的暴行时,法官居然说“一个男人想要个儿子难道不正常吗?” 在印渡执法者心中传统远高于法律,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这直接导致了执法的不力。 2012年,印渡法院受理了一万五千起宗强案,而当年被定罪的强奸犯仅三千五百六十三人,另有一万一千四百四十六宗,嫌疑犯被宣判无罪。 男权传统在印度几千年了,为什么这几年才爆发如此多强奸案呢? 那是因为,近几年印度女性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越来越多女性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参与工作,甚至自由恋爱。 所谓的坏女孩越来越多,合理强奸的机会就多了。 阿米尔·汗在《真相访谈》中沉重的说道,“在印渡,法律更保护的是强犯。” 如果有人想要知道上述的是否正确,或许《红粉惊魂》能够给你答案。 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三名女生被三名男人骚扰,辱骂甚至是绑架的故事,这件事闹到了法庭,而女孩却成了被告。 因为男人反咬一口,将她们告上了法庭,而理由是故意伤人,意图谋杀,企图勒索以及卖阴。 而女孩的律师的扮演者是印渡老牌明星阿米达·巴彻。 应该没有人认识这位早年间以硬汉形象走红与宝莱坞的明星,但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他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1973年的印渡动作电影《囚禁》的主演就是他。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166小说阅读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