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集 汀江才子 (第2/2页)
么毛病。 “你就是那个年少轻狂的黄九龙?,我早就听说过你,怎么,今天想来做我的工作?” 陈文龙带着轻蔑的语气说道。 “哈哈,陈老师能记得我,我很高兴,我也是一门心思想把汀江奇石推广出去而已,我记得刚认识邱师傅的时候,他就鼓励我这么做,也许做事比较冲,让陈老师见笑了。” 九龙不卑不亢地回答。 “是的,九龙这小子做事还是有谱的,你不要责怪他了。” 邱师傅为九龙打圆场。 “那好,只要不来做说,我就交你这个朋友。” 陈文龙松了口气,继续说道:“汀江奇石的美主要就是汀江水墨石的美,你如果真感兴趣,我可以给你看看我手上这篇稿子。” 说完,他把一篇厚厚的稿子交到了九龙的身上,九龙一看,是手写的。 “陈老师,您真有意思,随身都会带稿子,我现在一般都用电脑打字了。” 九龙确实很好奇,这世道,怎么老有人喜欢用笔写稿,和章卫老师一样。 “我这篇稿子,本来是要交给林会长的,可是他的做法太气人了,说什么只能以汀江九龙璧的名义发表,这怎么行,完全不符合我的理念,因此当时就把稿子抢回来了,刚才是听邱师傅说,你要了解汀江水墨石的情况,我才顺便带过来了,废话少说,你先看看吧。” 陈文龙解释道。 “好吧,我先好好拜读一下,你们先泡茶,等我仔细看完,再来谈谈我的感想。” 九龙示意他俩不用管他。 “你尽管看,我们有的是时间泡茶,反正也没啥事。” 俩人异口同声。 九龙仔细看了陈文龙老师一眼,这人个子不高,比自己还矮,椭圆脸,一双眼睛经常眯着,基本不看别人,说话低着头,很内向的样子。 九龙也就不再说话,翻开稿子,直接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陈老师写的非常工整,看起来他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才写成的,洋洋洒洒,有好几千字,题目就叫:汀江水墨石,天然墨趣图 开始是讲汀江来源的。 东南山豁六百里,一衣带水是家。 汀江途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及粤省大埔五县,养育并泽被两岸家先民,汀水之灵气养人心智,汀水之清气涤人心尘。 汀江流域自古水运通畅,曾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之说,是闽粤赣家先民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发祥地。 汀江两岸家先民共饮一江水,血脉相连,共同尊之“家母亲河”。 中游的“黄金水道”蕴藏丰富的雅石资源,可谓天眷上杭。 三折回澜毓杭川,水脉通则文脉盛,历来人文荟萃,才俊辈出,“诗画之乡”,名动海内,昔者李颖雅集、荷公雅集合称“家诗经”,新罗山人书画问鼎徐淳;近者宋氏省予,罗氏晓帆,丘氏名沺,享誉八闽。 看得出来,陈老师文笔俱佳,文字精炼、老到,不愧是上杭一支笔。 家母亲河,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汀江的重要性。 九龙看了也深感骄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