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公审(四) (第2/2页)
记载他不务正业,好**人,最后为盗所杀。这些都是写来给国人看的,不做准不做准。” “想来是晋静公手里无权,没有正业可做,心情郁闷,只能在女人身上寻安慰。至于盗嘛,晋国历史上,盗可是很多的。” 做过赵国丞相,官场上的某些事情,郭开一点就通。以前,他从没有去想过那可怜的晋静公,如今蒙恬一提,郭开心里自然再清楚不过。 晋国的权力斗争,自文公之后,异常激烈。为了清除政治对手,往往进行暗杀。 事后,动手的一方,甩锅给了强盗。史书上,就会留下一笔,某年,某公夜窃出邑中,为盗所杀。 蒙恬记得,以前读历史的时候,经常见到“盗杀”的字眼,心想,这哪里来的强盗,也太猖狂了。 后来年长了才明白,所谓的盗,那可是有组织有预谋有靠山的强盗。 如果有谁相信,国家重臣,一国之君,经常被普通强盗摸近身边杀死。那么,只能说,或者强盗的身手堪比叶隐娘,或者相信的人有些犯傻。 “呵呵,晋国已成过去,赵国也没有了,我可不想秦王来邯郸的时候,再碰上什么强盗。” 话锋一转,蒙恬收起了笑容。 “秦王威重天下,不会有人来往刀子上撞的。” 郭开面色一怔,赵人任侠之风浓厚,不排除真有人,自不量力,前来讨死。望了望蒙恬腰间的环首刀,郭开咕噜了一下。秦军的环首刀,锋利无比,比赵人最优质的铁剑,还要厉害几分。 “哼,我听说,有位赵地侠陈余,正在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呢!” 陈余这个名字,蒙恬没有什么印象。只是这些地方侠,任侠义气,暗中偷袭落单的秦军信使,惹得蒙恬十分恼火。 这个陈余也是狡猾,果断舍弃了老巢,专心致志打游击,秦军无法得知他现在躲在哪里。 “严格说起来,这个陈余,不是赵地人,而是魏国大梁人。据说,他曾经做过信陵君的门,信陵君死后,才流落到巨鹿,逐渐成为赵地有名的侠。” 这就是招揽赵国本地大臣的好处了。秦军刚攻灭赵国不久,荆苏的情报系统,一时半会儿,无法完全铺开。 囿于人手,荆苏的暗鹰,只能专注于蒙恬定下的军事目标。秦王嬴政手中,掌握中秦国朝堂的间谍系统,很多情报,蒙恬可以求助于秦国的间谍。再说了,蒙恬也不想引起咸阳的猜疑。 有了原赵国丞相郭开在身边,蒙恬了解赵国的情况,就方便多了。 经过了白天的公审大会,亲自讯问了赵国末代国君,郭开的心里,产生了一些变化,似乎对为秦军出言画策,也就不再那么抗拒了。 “当年,在信陵君府上做门的时候,陈余与信陵君的另一位门张耳交好,陈余在赵地活动,应该得到了张耳的资助。” 张耳么? 蒙恬皱着眉头,望向了南边魏国的方向。曾经的战果第一强国魏国,如今只剩下一郡之地,苟延残喘。 “魏国,与赵氏一样,得国不正,也该寿终正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