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六章 攻取大梁之议(一) (第2/2页)
赵氏、魏氏,与我秦国的仇恨确实要少许多。” 王贲赞同的点了点头。 身为关中老秦人,王贲自小耳闻秦国先辈的历史。 春秋时期,秦国多次受到晋国的戏弄,与当权的赵氏结下了不解的仇恨。 战国初年,魏国率先变法,国力强大,以吴起为将,领兵攻打秦国。夺取西河之地,越过函谷关,秦国差点就亡了国。 这样的历史,深深的成了秦人心中的一根刺。即便秦国强大起来了,想起过往魏国骑在头上撒尿的日子,心里也是恨得不行。 就像后世的时候,中国强大之后,对日本曾经的侵略行为,仍然耿耿于怀。 “郑国先生身为颍川人,与魏国没有什么关系,难道心里仍然记着三晋时期的情谊?” 秦国灭韩后,在韩国故地设立了颍川郡,现在的秦国,已经没有了韩国这一说法。蒙恬想要确认郑国内心的真实想法,水攻大梁,主掌设计的总工程师可不能心存不满之意。 “三晋之间的情谊,早在韩赵魏三国展开大战的时候,就已经当然无存了。” 郑国抬起头来,迎着蒙恬询问的目光,心中深深的叹息了一口气。 韩赵魏立国后,三国顾念以往的情谊,组成了三晋独联体,协调行动,共同进攻秦国、齐国、楚国,取得了不少胜利。 魏文侯在位的时候,十分注意保持三晋之间的联盟关系。不仅没有趁强攻打韩赵,而且积极协调两国之间的争端,保持了三晋联盟的稳定。 魏武侯即位后,就没有那么在意韩赵的利益,数次向外扩张,韩赵得到的土地非常少,引起了两国的强烈不满。魏武侯还有一个失策,那就是生前没有立太子,导致死后诸公子争位。 国君驾崩,內无储君,往往是一个国家最为脆弱的时候。 韩赵两国纷纷出兵干涉,差点就杀了魏惠文王,结果又放了他一马。魏惠王掌控魏国之后,连番发兵攻打韩魏两国,为的就是报夺位时期的一箭之仇。 此后,三晋之间时有战争。殊不知,东边的齐国,西边的秦国,就在三晋的相互掐架中,骤然崛起成了战国时期的超级帝国。 “那为何郑国先生仍然不愿意水攻大梁?”蒙恬笑着说道。 三晋的历史,蒙恬也是了解的。 “魏国当亡,可大梁城内的黔首无辜啊!” 郑国再度双手举在胸前,向王贲作揖。 韩国、赵国已灭,燕国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秦军不会任由中原腹心的魏国继续顽抗。曾经差点灭亡秦国的魏国,现在即将亡在秦国手里,秦人说什么也不会错过这样翻身反踩魏国的机会。 郑国只希望,秦军攻灭魏国,可以尽量少给魏人带去杀戮和伤害。 “砰——” 王贲紧绷着面孔,一拳砸在了硬木制成的案桌上,桌上的羊皮地图,跟着跳了起来。他右手一甩,食指豁然指着一脸悲天悯人的郑国,大声喝道: “大梁城内的黔首无辜,难道大梁城下的秦军将士就该无谓的去送死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