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节 (第1/3页)
吕蒙的赴京压了眨眼睛,低声道:“将军英明……” “呵呵呵……” 不提吕蒙低笑,曹仁却是在苦笑,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兵卒手中却没几个火种,昨夜营中火势滔天,如今却为一些火种苦恼,真是世事无常。 好容易煮熟了树皮草根,还没等兵卒下嘴,就听到树林之中一阵战鼓之声,吕蒙纵马提刀,高声喝道:“曹仁,吕蒙在此,还不过来受死!” 这不是吕蒙狂妄,其实吕蒙的武艺很不错的,至少不会被曹仁秒杀。 曹仁的兵卒早就是惊弓之鸟了,还没等曹仁下令,这些兵卒就轰然而起,四处逃散。曹仁见到吕蒙兵少,本想召集兵卒和吕蒙大战一场,牛金在旁边劝道:“大将军,如今士卒十分疲惫,就是勉强一战,也要折损七七八八,还不如让他们四处逃命呢?” 听了牛金的话,曹仁急促的喘了两口气,这才恨声道:“牛金,你收拢兵卒先行撤退,我来断后抵挡吕蒙。” 牛金还行说些什么,却别曹仁厉声喝退。 吕蒙做梦都想斩杀了曹仁,将手下的兵卒交与副将指挥,追杀曹仁的败军,自己带领上百兵卒上前围杀曹仁。 …… 官道之上,曹仁立马横刀,独自迎战吕蒙和上百兵卒,杀的血染征袍,尸横遍地,大有一夫当关之势。 这时吕蒙才真正见识了曹仁的武勇,那真叫万夫莫敌,足足打了一炷香的时间,吕蒙也没感觉曹仁露出疲态,再看手下只剩下数十兵卒了,只能引兵退走。 曹仁冷冷的看着吕蒙退去,目光闪动好几次,终于放弃了追杀吕蒙的念头,转头马头向北方而去了。 大火烧了如一日一夜,终于慢慢停歇下来,凌操、徐盛、吕蒙三人也都回到营寨向周瑜复命。 周瑜勉力三人几句,放火烧了营寨,回兵支援孙策去了。 回到了合肥,周瑜和孙策合兵一处,猛攻合肥。 合肥的曹洪一直等着曹仁的援兵来救,却得知曹仁已经被周瑜一把火烧回了寿春,急的仰天长叹。本来曹洪还打算隐瞒曹仁兵败的消息,免得城中大乱,不过周瑜怎么会给曹洪这个机会,将抓到的数千俘虏尽数压到合肥城前喊话。 这下子曹洪再也隐瞒不住曹仁战败的消息了,城中的军无战心,只想快快突围而走,省得留在城中玉石俱焚。 当夜,曹洪就带兵突围,孙策和周瑜的兵卒连续作战,也比较疲惫了,终归是没挡住曹洪,曹洪图为之后,连夜赶赴寿春去了,孙策和周瑜大兵进驻合肥,准备修养一段时间再北上进攻寿春,入主徐州。 不过孙策和周瑜也并不完全是为了休息一下,这才按兵不动的,这样一来寿春的曹仁也有时间备战不是。 还有一点就是孙策和周瑜想看看河北李重的动作,曹操和刘表的战况。 建安五年春,周瑜以八千兵卒破曹仁三万大军,天下震惊,一直偏安一隅的江东集团终于露出自己的獠牙,向世人展现自己狂暴的一面。同时周瑜的名字也终于广为人知,凭借着这一战,二十五岁的也周瑜跻身于三国名将之列。 下面看一众诸侯的反应,喜出望外的自然是刘表,惊愕万分的自然是曹操,但最快做出反应的却不是他们二人,而是身处邺城的李重。 李重可是熟知历史的穿越人士,在李重的眼里,江东周郎要是摆不平曹仁才是怪事呢,所以李重在第一时间就开始整军备战了,李重的战略目标就是平原的夏侯惇,进而一统黄河以北的土地。 除了命令高顺接着张辽对峙外,李重可谓是倾尽全力,共派出六万大军出征清河郡,手下的文武更是倾巢而出,赵云、甘宁、高览、太史慈等人悉数登场,谋士中陈宫和李儒也都随军出征,只留下程昱、武安国、郝昭三人留守。 周泰和蒋钦也出动麾下五千的水军,力图控制大河航道。 曹操在清河郡兵力薄弱,不出意外的话,李重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横扫清河郡,兵临平原城。 甚至还没等曹操反应过来,李重就已经将清河郡收入囊中。 现在天下五大势力中,已经有四大势力参战了,李重、刘表、孙策三方夹攻曹操,只有西凉的马腾还在按兵不动,但可想而知,马腾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攻克长安,入主中原的。 曹操现在的情景比当时的董卓还要危及一些,董卓当年还有退路,但曹操却处在四面包围之中。 现在留给曹操的选择只有两个,第一,放弃进攻荆州,将大部队转移,对抗孙策和李重。第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蔡瑁,再分兵对抗孙策和李重,理所当然的,曹营之中也陷入争论之中。 这时候才能看出来一个人的能力,陷入绝境的曹操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建安五年五月,李重的六万大军悉数登场,围困平原,平原的夏侯惇都不用等曹操的命令,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除了坚守不出,夏侯惇真没什么好办法。 这是个极其消极的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