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4页)
到了中午,太史慈、高览、甘宁、周仓四人已经准备妥当,各自带领一万兵卒布好阵势,只等李重一声令下,就要开始攻城了。 “咚……咚……咚……”午时三刻,高唐县四周同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李重的兵卒缓缓移动脚步,逼向高唐县的城墙。 太史慈四人更是站在城头弓箭手的射程之内,亲自指挥攻城,他们也知道,想让兵卒拼命,主将就要做出拼命地姿态来。 主将贪生怕死,怎么可能带出不怕死的兵卒呢? 第二百四十六章亡命之徒1 对于夏侯惇来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种景象了,李重这一手等于将二人同时推到绝境,推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由于时间仓促,夏侯惇准备的时间也不太充足,都来不及修葺城墙,箭矢、滚石、火油之类的守城物资更没有准备妥当,想要抵挡李重的反扑,靠的还是兵卒手中的刀枪,顶多再加上城墙的高度优势而已。 同样,作为进攻一方的李重也没有时间打造冲车,巢车之类的大型器械,只能打造出简陋的云梯,作为攀爬城墙的工具。 扛过一阵稀疏的羽箭,李重的先头部队已经搭好云梯,鱼贯而上。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李重这边就不用说了,兵卒早就得到死命令:后退一步者……死! 而夏侯惇的兵卒也都拼尽全力了,没办法、李重将高唐围得水泄不通,什么围三缺一早就被李重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不是李重气急败坏之下忘了兵法,兵法是死的,战场却瞬息万变,纸上谈兵和死路一条几乎就是同一个意思,真要是给夏侯惇留下一条突围的通道,李重敢百分之百的保证,夏侯惇早晚会放把火烧了高唐,逃之夭夭。 不到一个时辰,高唐的城墙下就堆满了死尸,一具具残缺不堪的尸体间接证明战场的残酷性。 高唐县的城墙上更是沾满了嫣红的血浆,看上去就像人间地狱一样,兵卒也都化身为嗜血妖魔,疯狂的砍杀敌人,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到了日落时分,双方的兵卒都已经没什么力气喊话了,只能机械的重复砍杀、抵挡这两个动作,三个时辰的鏖战,就是铁人也承受不起。 太阳沉入地下,犹如天籁般的鸣金声响起,李重的兵卒潮水一样退了回去。看到李重的兵卒撤退了,曹兵也都松了口气,有些体弱的兵卒已经瘫软在地,更有甚者,已经累得腿都抽筋了,疼的哇哇大叫。 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双发的兵卒就被赶到战场,继续厮杀。 一晚的时间根本就不够兵卒恢复体力的,但这不要紧,李重的兵卒体力不好,曹兵更惨一些,夏侯惇已经将一万五千兵卒系数派上城墙了,连轮换的不对都没有。 第二天的战场并没有第一天那么惨烈,但死伤的人数却犹有过之。原因很简单,砍人的时候动作不规范、不简练不要紧,但防守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要人命,但由于体力不济,无论是曹兵还是李兵,都不免动作不到位。 在一丈多高的城头作战,掉下去也就跟死差不多了,惨烈的搏杀之中,根本就没有人顾及到伤员。 第三天,李重已经死伤了一万多人,夏侯惇也损失了四千余人,战争到了最残酷的阶段,与此同时,赵云也和曹仁进行着非常残酷的厮杀。 赵云在官道上扎下营寨,却不能只想着防御,赵云手下的步兵太少了,五千兵卒中四千人都是骑兵,让骑兵下马作战不是不可以,但战斗力要下降许多,还要失去速度优势,李重的军队还没训练到上马能弯弓射雕,下马能提刀砍人的地步。 不过这时,赵云也来了一个有力臂助,北疆的裴元绍赶到营寨,协助赵云对抗曹仁。 裴元绍这个人武艺不怎么样,但指挥小规模战斗的能力确实很厉害,就算不上曹操、周瑜等人,但也不比曹仁差到哪去,这么说吧,裴元绍就是属于被低估的人才。 裴元绍是赵云的副将,但两个人的行事却颠覆了主将和副将的身份,站在营寨上指挥战斗的是裴元绍,负责浴血搏杀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