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节 (第1/4页)
“而刘封将军你现在则效命于楚公,还被收为义子,但正如李儒所说,将来楚公比容不下将军,就算楚公容得下将军,不怕将军反叛,冷落一下将军而已。但楚公百年之后,后人也必定容不得将军你,李儒所说之话可有夸大之处?” 刘封闻言点了点头,很是无奈的说道:“先生所言并无夸大之处,甚至楚公生时也不一定容得我在。” 李儒竖起手指,沉声说道:“所以刘将军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投靠曹孟德,但是前提条件是刘将军你没在颍川做什么过分之事,得罪死荀氏、钟氏一门。第二,呵呵……就是接受我家主公的好意了。” 听了李儒的话,刘封闭目沉思,黯然不语,沉默良久才问道:“承蒙赵公厚爱,刘封感激不尽,但先生你也知道,刘玄德已经拒绝赵公的好意了,刘封也无能威力。而且先生也知道,现在刘封依然在刘备的掌控之下,一家老小也尽在荆州,绝对不敢……” “哈哈……”李儒笑道:“刘封将军有心就好,我家主公也没有现在就逼迫将军的意思,只是……这婚约怎么办?” ………… 刘封笑道:“刘封自然万分同意了,在下这就写下聘书一封,以证诚意。”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泌的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当时刘备尚未有儿子,于是便收刘封做了庶子(不是义子,属过继收养),但不久后甘夫人又为刘备生育了刘禅。及后刘备入蜀,从葭萌关反攻刘璋时,要求留守荆州的诸葛亮等人率军增援。刘封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但已武力过人,于是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孟达降魏后与夏侯尚和徐晃一起攻打刘封,曾写信劝刘封投降,劝他要意识到自身在刘备阵营中所处的尴尬地位,警告他“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但刘封没有听从。后上庸太守申耽和申仪背叛刘封,刘封被击破后退走成都。刘封来到成都后,诸葛亮顾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怕他日后威胁到刘禅的地位,造成日后祸患,劝刘备要及时将其除掉。最后刘备下令赐死刘封。刘封叹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备听说之后为刘封悲伤流涕。 三国志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注意,自助是自行处理的意思,不是前来相救。关羽之死怨不到刘封。 综上所述,蜘蛛认为刘封叛变的可能性有,当时刘封没有叛变是还对刘备残存这侥幸心理。 第三百五十四章双雄会决意今朝 随着刘封写过婚书,也就预示着刘封踏出叛变刘备的第一步,李儒的冒险行动终于取得一些效果。 当然刘封也不会立即反叛刘备的,他没有那个实力,刘封现在能做的就是稍微扯一下刘备的后腿而已。 李儒风尘仆仆的回到虎牢,立即去见李重,将事情讲述一边,让凌操和周瑜喜出望外。 去许昌劝降刘封十个极其冒险的举动,所以李重立即叫人准备酒宴,给李儒接风洗尘。在酒席之上,李儒将劝说刘封的言辞讲述一边,并递上刘封写的婚书。 李重略微看了一眼婚书,问道:“现在我们不能说服刘封攻打刘备吗?” 周瑜想了想,摇头道:“很难……很难……刘封初到许昌,军心民心皆不可有,与之较好的文武也不在身边,就算想要起事也无人相助,刘封定然不同意的。主公如果强行名利刘封,甚至有可能将刘封推到曹操那一边。” “嗯……”李重点了点头,端起酒杯,慢慢咂起酒来。 周瑜和李儒对视一眼,知道李重心里在盘算什么,俱都沉默下来。 过了好一会,李重放下酒杯,慢慢说道:“我有一个想法……你们说,我要是把刘封的书信交给刘备,会有什么效果呢?” “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