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节 (第4/4页)
八大盖的区别一样,不可同日而语。 但问题出现了,轮转式投石机在发射的时候,需要兵卒一刀砍断绳子,这个时机简直没办法把握,兵卒快慢一点,投石机的射程就会有几十米的误差,也就是说,这种投石机的准确率几乎为零。 当然,不是说这种投石机不先进,投石机又不是用来打人的,是用来破坏城墙的,准不准的其实关系不大。 问题是,这种无差别的打击,连自己的兵卒也不放过。李重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至于出此下策,连自己的兵卒也杀。 调教兵卒肯定是行不通的,李重估计,没个十年八年的训练,什么成绩也出不了,甚至就算训练之后,也难以超过国足的水平。 于是李重只能用另外一个办法了,把前线的攻城部队撤回来,单纯的用投石机和羽箭杀敌了。 不过李重也没让他们闲着,不用亲自攻城了,那么每人一天必须上缴一颗投石机所用的弹药,石块土球什么的,只要能发射出去,什么都行。 对于前线的兵卒来说,李重的决定简直就是英明无比,不是特别脑残的人,谁愿意顶着滚木礌石爬城墙啊!辛苦一点怕什么,不就是扣石头,晒泥球嘛!总比送死强吧。在贪生怕死的精神指引之下,撤下来的兵卒干劲十足,工作效率高的令人发指。 第四百一十八章烽烟再起采石矶 相对比之下,刘备就要惨多了,大耳贼虽然双手扶着城垛,面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笑容。但是,刘备抠进砖墙的指甲,微微颤抖的脸皮,游离不定的目光,无一不在表明,刘备的心里有多慌乱。 怎么会这样,这还是投石机吗,简直比连弩还可怕,刘备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近乎疯狂的嚎叫着。 看那投石机的射速,简直逆天了,平均一息就能投射一块石头,而且还能连续透支六次,要不是重新安装需要很长时间,刘备连下城投降的心思都有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科技层次上战斗。 刘备眯起眼睛,狠狠的磨动牙齿,却依旧做不出决定。 普通的投石机,发射速度慢,可以在城头竖立挡板抵挡,但马均的投石机连续发射,挡板被砸倒之后,根本就没有再立起来的时间。 想要对付这种投石机,只有两个办法,第一种就是派骑兵出去袭击,利用投石机笨重没办法快速转移的确定,杀散保护投石机的兵卒,一把火烧了投石机。 第二种办法就是用超大型的弩箭应敌,但三国时期,还没有射程达到上千步的床弩,别说大型床弩了,如果不是李重重用马均,连轮转型投石机都不会出现的。(床弩,《后汉书·陈球传》陈球曾“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这种大弩仅用手擘、足踏之力难以张开,故应是床弩。改变箭镞形状的话,应该可以对投石机造成损坏。) 刘备没想到,也没能力改进床弩,手中只有骑兵能够对付李重的投石机,可上次大战过后,张飞手中只有不到一千骑兵了,这还要算上从城内富户手中征缴的马匹凑数的,此外,就是马超手里的数百骑兵了。 靠着不到两千骑兵,前去烧掉李重的投石机,确实非常困难。 退一步说,就算这一次刘备突袭成功了,李重也有时间再次建造投石机,而刘备绝对没有第二次出击的能力。所以说,守城不劫寨,基本上等于死路一条。 呼啸翻滚的石块接连不断的轰击着城墙,崩的到处都是碎石、碎砖等物,一不小心、就能置人于死地,没过多长时间,刘备也被飞溅的碎石划伤了肩膀,身边的亲兵为了保护刘备,更是被砸死了好几个。 刘备一受伤,身边的亲兵自然不干了,也不顾刘备的命令,强行将刘备拉到帅府。 其实刘备也只是装装样子而已,投石机这东西不长眼睛,砸在哪里全靠运气,刘备也不例外,万一被一石头砸死就呜呼哀哉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当年蒙哥威风八面,攻打襄阳,也是被流弹干掉的,导致南宋苟延残喘了二十来年。 猛烈的攻势持续了半个时辰,呼啸的弹雨忽然停歇下来,刘备的兵卒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一个个贼头贼脑的在城垛后面探出头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