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第2/2页)
眼,开始补充。 “我这边查到的是两桩案子,一桩就是杨絮幼年时期的枪击案,一桩就是她就职于xx公司辞职后,作为村民状告公司的集体诉讼案。” 说到这个,记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线索说出来了。 “我,我,我的报社正好跟踪报道了那个集体诉讼案,关于杨絮的私人采访我都有,甚至她入住的医院还有检测报告都有。” 而许无双刚好是诉讼的案子,她也把诉讼案子说了。 “所以,综合以上,杨絮是一个活不长必死之人,她跟死者出现在合照上,还带着同款蝴蝶发卡。” 综合所有的信息,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弄错了死者,从一开始,我们该查的,就是杨絮,而不是死者刘明丽。” 但他们为什么会弄错死者? “是嫌疑人在误导我们。” 为什么会弄错呢? 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出自嫌疑人的视角,他说死者是谁,那么大众就理所当然的认为,那个人就是死者。 谁会怀疑他弄错了对象? “你的意思是,嫌疑人故意的?” 难道不是吗? “不不!” 警察摇头。 “我不觉得是这样,我觉得是因为他也弄错了,为什么他要杀害死者,是因为他发现了死者不是他的初恋女友,对方冒充了。” 他立马就想到了一桩错综复杂的三角恋。 “事实一定是这样的,死者故意冒充刘明丽,因为她要死了,想要体验一回爱情,所以就冒充,结果被嫌疑人发现了,于是就发生了这起冲突,这就是案子的动机啊!” 他感觉这就是事情的真相了,他终于解开了。 看他那么狂喜,许无双跟大佬却很冷静。 “收起你脑子里面狗血的剧情,多动动脑子,你也不想想,为什么嫌疑人要闭口不谈死者的身份,他如果真的是因为认错人才愤怒,那一开始他就说了。” 可他没有。 “他是故意的。” 许无双开口。 “按照一般凶案的检测步骤,死者验明dna,核实身份,然后公布身份,对吗?” 但这个案子不一样。 “可从一开始,这个死者就没有验明过身份,因为不需要验明,大家都知道,那上过热搜的,谁都认识。” 第102章 犯罪嫌疑人(二十九) 正是因为谁都认识,谁都知道身份,所以就直接省略了这个步骤。 “而作为犯罪嫌疑人,他为什么要替死者隐瞒身份,说她是刘明丽?” 当初警察来到案发现场,搜索出来了身份中也是刘明丽,可见死者是故意冒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