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五章 一触即发 (第1/2页)
幽州。 北平郡。 吕布将书信放在桌案之上。 他的目光落在贾诩脸上。 此时的贾诩,身子微屈,十分恭敬的等待着吕布的询问。 “文和先生……” 不一会儿,吕布缓缓开口。 “下官在。” 贾诩恭敬回答道。 吕布说:“此事非同小可,需要好好商议;这边幽州事务已经了结,我不日便要回到并州,先生不如随我同往晋阳如何?” “下官隶属太师府,恐怕……” 贾诩闻言,有些扭扭捏捏起来。 吕布笑道:“太师与我有旧,你随我回到并州,想必太师也不会多说什么,就这样定了吧。” 说完,吕布也不管贾诩,他站起身,往外走去。 “哼!贾诩此人,素来明哲保身,这个时候离开长安,肯定是存了逃走的心思,刚才还在推推拖拖,当真可笑。” 走在大厅之外的走廊上。 吕布心中思索,想起方才贾诩的模样,不有露出了一丝微笑。 …… 第二天。 吕布大军集结。 他们离开北平郡,一路过燕国、入上谷、缓缓回到了并州地界。 这一路之上,吕布故意慢行,游山玩水。 走了约半个月时间,大军才回到晋阳城中。 吕布这边如此逍遥,却苦恼了董卓那里。 见贾诩久久不回,董卓十分着急。 他又写了一封书信,派了一名心腹亲卫送往并州。 但是,这名亲卫刚刚出城,迎面就撞上了率军巡逻的骑都尉李世民。 李世民拦住此人,检查全身,发现了董卓写给吕布的密信。 面无表情的看完书信,李世民微微抬手,下令杀了送信人,旋即立刻带领兵马直奔杨坚府邸当中。 “见过兄长!” 一进入杨坚府邸,李世民便来到了杨坚日常休息的书房之内。 此时,杨坚正在看书。 他听到李世民说话,便抬起头来,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李世民面色凝重,把董卓的书信放在了杨坚的面前,说道:“兄长,这是董卓写给吕布的书信。” “并州牧吕布?” 杨坚眉头一挑,随后打开书信。 信中的内容十分简略,无非是说现在朝中奸臣当道,请吕布速速前来护卫天子,肃清奸臣,而第一位信使已经去了半月,为何吕布迟迟不来。 “看信中的意思,吕布已经接到了第一封书信,那他为何迟迟不至呢?” 杨坚放下书信,口中说道。 李世民说:“如此说,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吕布正在观望。” “观望?” 杨坚微微一愣。 随后,他也明白了过来,说道:“不错,这吕布并非鲁莽之人,他定然在权衡利弊,看看这董卓是否真的值得一救。” 说到这里,杨坚猛然起身,对李世民道:“贤弟可愿助我?” “为兄长计,为天下计,在下万死不辞!”李世民昂声说道。 “好!” 杨坚看着李世民,眼中透露出兴奋之色。 “贤弟立刻回去,召集部众,随时准备听我的号令,一同攻打董贼,整顿朝纲,匡扶汉室天下!” 他一把抓住李世民的肩膀,沉声郑重的说道。 “是!” 李世民素来有经世济民之心。 此时听到兄长如此言语,当即心潮起伏,顿时躬身受命。 之后,两人又商量了一些起事的细节,眼看得天色已晚,李世民便辞别杨坚,回自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