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节 (第1/4页)
李重用手指敲打着芦席,喃喃自语道:“好演技、好演技!” 要不是早就知道曹操的秘密,李重还真以为曹操被自己的话吓住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孙策真的和李重密切合作,曹仁绝对挡不住孙策的大军,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孙策的作战态度还比较暧昧。 回到营中,李重下的第一道军令就是让裴元绍加快军事行动,务必要做出正在酝酿最后一击的姿态。 战局如棋,这是李重补的最后一手棋。 第二百八十九章风云变幻天下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重也慢慢调整布局,减少攻打曹营的次数,这不会引起曹操的警觉。士卒不是铁打的,也需要休息,曹操和李重已经连续数月来苦战了,现在进入调整期也很正常。 十天以后,蔡瑁派蔡中送来第二个消息。已经确定,刘备出兵东吴,刘备带着黄忠张允等人顺江而下,攻取柴桑。而陆路则有诸葛亮和张飞带领,直取武昌,而留守荆州的重任则落到关羽身上。 听到这里,李重不免沉思起来,别的不说,关二哥驻守荆州真的只是巧合吗?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呢。 不过转念一想,李重觉得自己看的太长远了,还是注重眼前为是,于是仔细询问蔡中刘备的兵力部署。 刘备攻打孙策一共出动了六万水军,三万步军,共计九万大军,诈称二十万大军。 必须要说明的是,刘备本来没有能力出动九万大军的,依照刘备的实力,能出动六万人已经是极限了。不过蔡瑁在和李重商议以后,开始慢慢转变立场,不在阻挠刘备出兵,比如说张允,如果没有蔡瑁的暗示,张允是绝对不会随军出征的。 李重立即给裴元绍下令,命令裴元绍火速撤离险地,同时将营中的辎重运往后方,再给中上级军官下达准备撤军的命令。 李重想要休战,但是曹操却不同意了,曹操打的算盘就是和李重鏖战,最后用徐晃的生力军一举击溃李重。 所以,泗水的形势逆转,曹操转守为攻,每日攻打李重的大营。 虽然不愿意主动出战,但是能和曹操打几场消耗战,李重还是很愿意的,归根结底,还是李重自身原因,兵越多,李重调动起来就越感吃力。 不过李重也不在乎胜败,将所有的炮灰兵卒都送到最前沿阵地和曹操火拼,精锐士兵当然是留着反攻了。 双方就这样反复厮杀,不到十天,李重就死伤了大约三万兵卒,出征之时的八万大军,只剩下五万多一点,但这五万人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其中光是骑兵就占了一半。 相比来说,曹操也好不到哪去,曹操的七万余军队也只剩下四万人,不过曹操的四万人就不比李重的五万人精锐了。 但有一点相同,就是双方大营重的兵卒都已经疲惫到极点、不堪再战了。 此时李重已经讲兵力布置完毕,五万大军,有两万人在甘宁和廖化手中,这是李重逆转战局的力量。 剩下的三万人,虽说也是精兵,但由于疲惫不堪,战斗力已经不是很强了。这三万兵卒是李重用来引诱曹操上当的,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这些兵卒也可以用作反扑曹军的。 由于连日的交战,双方的营寨俱都破损不堪,防御力极低。也就在这时,徐晃的三万生力军忽然到达了泗水战场。 为了迷惑曹操,李重还装模作样的给孙策也了封书信,让孙策派兵支援自己,当然,这封书信肯定是要落到曹操手中的。 与此同时,刘备悍然东进的消息也会传到孙策耳中。 孙策那还顾得上李重,立即就回兵江东,想要保住自己的基业。但很可惜,刘备对此次出兵密谋已久,战事极其顺利,特别是陆路的诸葛亮一方,显示出摧枯拉朽一样的力量。 本来孙策出兵中原,江南腹地就极为空虚,根本就无力抵挡诸葛亮和张飞这对黄金组合。 武昌失守的非常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