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节 (第4/4页)
惇,两人交手三十余招,夏侯惇的大营已经岌岌可危了。 河北兵卒都知道,和曹兵不一样,如今他们身处后方,退无可退,要是不能一举击败夏侯惇,那就永远也别想回家了。所以甘宁带来的兵卒都变成亡命之徒,一个个奋勇杀敌,士气高昂无比。 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何况曹兵还不是横的,他们的大营都没有什么防御措施,根本就不是河北兵卒的对手。此时夏侯惇也发现不对了,怒吼连连,手中的枪势也凌厉起来。 不得不说,暴怒的夏侯惇战斗力飙升,直逼赵云许褚这个档次的武将,甘宁很快就感觉有点吃力了,被夏侯惇连刺几枪,逼出战团,夏侯惇拨马就走。 甘宁冷笑一声,也不追赶夏侯惇,此时战局已定,曹军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夏侯惇回去又能怎么样,他一个人再勇猛也无力回天,甘宁不想冒险追杀夏侯惇,万一被夏侯惇反噬一口、就得不偿失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夏侯惇赶回营寨也没能翻过盘来,没过半个时辰,夏侯惇的大营就全面失守,一万余兵卒死伤三千余人,无奈之下,夏侯惇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往汶水赶去。开什么玩笑,放夏侯惇走就等于放虎归山,甘宁再傻也不会犯这种错误,和廖化商议一下,叫廖化驻守巨平县,自己带着手下的兵卒连夜追杀夏侯惇。 夏侯惇的大营距离曹纯的汶水大营不远,曹纯也看到了夏侯惇大营的情况,震天的喊杀声,耀眼的火光根本瞒不过人。 但是曹纯也不敢出兵救援夏侯惇,现在夜色已深,一旦在救援夏侯惇的路上被伏击一次,自己手下的五千兵卒立即就的全军崩溃。自己手下的兵卒是什么货色,曹纯很清楚,叫他们守守答应还行,连夜行军,救援友军,那不是辎重兵干的事。 这不是曹操派兵失误,没留下一直精兵断后。 谁不想到处都有精兵驻扎啊,关键是曹操也没有那么多精兵可派啊,说这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精兵是大风刮来的吗。 夏侯惇简直是惨到家了,就这短短的一段路,被甘宁打的狼狈不堪,一万五千兵卒,能回到曹纯营寨的兵卒不过五千,而且这五千兵卒还都大多数身上带伤,可以这么说,一战之下,夏侯惇已经接近全军覆没的地步了。 甘宁计算了一下手里的兵力,无奈的叹了口气,命令兵卒在汶水岸边扎营,他只能接着和曹纯夏侯惇缠斗了,这两个人手中怎么说也有一万兵卒,足以影响战场的局势了,那么甘宁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互牵制,三个人一起出局。 看现在整个战役的发展状况,作为先锋的张颌被太史慈等人乱箭射杀,三千兵卒全军覆没。断后的夏侯惇和曹操被甘宁牵制,只能勉强自保。曹操自己率领的中军仅有不到三万人,还正处在险地,形势危急。 再看李重,甘宁手中有一万人和夏侯惇曹纯僵持,三个人一起出局。廖化手中有一万兵卒,其中有五千精兵,这是堵住曹操后路的决定性力量,廖化剩下的五千兵卒也是辎重兵,如果把他们也算在战斗力之内,那基本上你就输定了,看曹操被赵云偷袭的情况就知道了。 赵云正在回转的路上,而且人马疲惫,能不能参战也是个问题。 太史慈、周仓、郭淮三人手中大约有一万五千兵卒,李重自己手中有一万兵卒,这是和曹操决战的主要力量。 兵力上曹操稍占优势,但除了兵卒数量,曹操没有一样占据上风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李重这一边,曹操败局已定! 第三百零二章奸雄今日入瓮来 “张颌怎么还没派人回来报信?马上派人去前方查探。”曹操真的怒了,无论张颌与临床交手胜败如何,张颌也应该给个消息才对,吃败仗,曹操想过,但是曹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张颌竟会全军覆没,身死于此。 眼看就要出了山谷,斥候骑着快马赶了回来,飞快的下了战马,斥候连滚带爬的跑到操场跟前,哭声道:“丞相,大事不好了,前方的官道上全是鲜血……” “那看没看到张颌?他怎么不回来见我。”曹操急的都有点语无伦次了,斥候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曹操立即下令,全军跑步前进,到前方查看。同时曹操也带着许褚等人快马而行,赶往斥候所说的战场。 是个人就能看出来,曹操现在情绪很不稳定,非常不稳定。原因就是曹操身前的墓碑,上面的字迹还没有干透:征西将军张隽乂之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