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节 (第3/4页)
重下了决定:看看再说,不能打就不打了,反正也没打算置刘备于死地,莫不如好好救援百姓,给江南留下一分元气。 于是李重再次留下一千兵卒驻守春谷县,又派人到秣陵送信,让秣陵的守将向前线运送粮草衣物等等。 同时,李重也没忘了给魏延下达这样一道军令:继续追杀刘备,但不用考虑杀敌,也不许伤及百姓,换句话说,魏延的主要任务就是尽量解救被刘备携裹的百姓。还有就是,绝对不接受刘备兵卒的投降,见到一个杀一个,无论是兵卒是将领,全部斩首示众,给百姓报仇雪恨。 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垄都,垄都和刘辟回到军中,立即带着五百兵卒到处驱赶百姓,加快行军速度。 但百姓越来越多,刘备的军队也就前后脱节了,混乱之中,刘辟正好遇到解救百姓的魏延。双方一通混战,魏延的骑兵大发神威,顷刻之间就杀散了垄都的兵卒,魏延也在亲兵的帮助下生擒了垄都。 必须要说明的是,魏延并没有严格按照李重的军令行事,李重的军令是不许伤及百姓,但真要按着李重的说法打,魏延的骑兵也会有不少伤亡。于是魏延根本就没顾及少数百姓,直接就派兵冲杀,击溃了垄都的步兵。 当然了,黑锅自然由垄都来背了,魏延的借口多了去了。 风水轮流转,魏延叫人把垄都绑到路边的树上,还没等魏延动手,无数百姓就冲来上来,拳打脚踢,手抓牙咬,疼的垄都惨叫连连,转眼之间,怒气满胸的百姓就将垄都送下十八层地狱。 刘备一路逃亡,一直到了柴桑,才和逆流而上的诸葛亮等人汇合。刘备这一路行军接近千里,兵卒倒没损失多少,不过百姓就惨了,刘备一路烧杀抢掠,差一点没把富庶的江南变成千里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李重跟在刘备身后,擦屁股擦得不亦说乎,再也没能力追杀刘备,收复了鄂县,与文聘南北呼应之后,就止步不前,调兵遣将,直奔襄阳去了。 同时,刘备用十万百姓的枯骨铺平了逃亡路线,也带着近两万兵卒渡过大江,前去支援荆州的关羽。 ………… 将时间回溯到十一月,也就是刘备困苦逃亡之时,江陵城下,积雪深可及膝,就在漫天的鹅毛大雪之中,两员大将杀得难解难分,兵刃撞击之声震耳欲聋,响彻旷野。 关羽手持钢刀,纵马奔驰,夏侯惇舞动钢矛,怒喝连连。上百回合之后,积雪渐深,二人相互怒视一眼,各自收兵而回。 又是一场大战下来,夏侯惇气喘吁吁的回到营中,刚来到帅帐外面,还没等下马,就见到法孝直双手拢在胸前,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 不等法孝直说话,夏侯惇就气急败坏的叫道:“今日不算,今日风雪过大,迷了眼睛,待明日夏侯惇战不下关羽,再依孝直之计!” ♂♂ 第四百三十四章关羽刀刺夏侯惇 清晨,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停歇下来,江陵城外一片素白,积雪反射着阳光,在雪面上镀上一层朦朦胧胧的光芒,在加上积雪中巍峨耸立的江陵城,飘渺虚幻加上古朴典雅,看上去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然而就在这人间仙境之中,却有人干着焚琴煮鹤的勾当,上百名兵卒聚拢在一起,用树枝清扫着积雪。 片刻之后,兵卒就请扫出方圆数百米的一块空地。 临近午时,两队人马出现在空地两侧,苍茫白雪,铁甲红旗,一股比寒风还要凛冽的肃杀之气回荡在天地之间,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夏侯惇一马当先跃入沙场,高声喝道:“关羽匹夫,速速前来受死。” 另一侧的帅旗之下,关羽也提起钢刀,策马上前。 关羽身形一动,马良就皱眉道:“君侯,马良总觉得没有必要和夏侯惇作此意气之争,如今冯雪满天,道路难行,不出数月,夏侯惇就得撤兵而回,所以……马良觉得,还是稳守江陵为妙!” 关羽摇头道:“季常此言差矣,你也只徐晃徐公明正在前来支援夏侯惇,一旦二人合兵一处,就算江陵无碍,但二人分兵前去采石矶怎么办?” 说到这里,关羽眯起眼睛,斩钉截铁的说道:“所以关某一定要击败夏侯惇,让主公后路无忧。” 马良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有些话,马良是没办法说出来的,马良最担心的是关羽出现什么闪失,关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